今天是: 好老师,好教学,教学有保障才能放心选!
济南最专业的小语种培训学校
当前位置:小语种培训 >韩语 > 韩国留学资讯 >看完《鸣粱海战》,保证你会说韩语

推荐图文
热文排行

看完《鸣粱海战》,保证你会说韩语

发布时间:2014-12-13    来源:    作者:  

看完《鸣粱海战》,保证你会说韩语

适合人群
1, 鸡血青年。
2, 韩国友好人士。
3, 抗日派。
4, 战争片迷。
5, 崔岷植粉丝
6, 想学韩语的人
不适合人群
1, 亲日派
2, 儿童观众
3, 晕血女性。
分级讨论
1, 韩国抗日主旋律大片,无任何性暗示、床戏或粗口。
2, 部分人物造型粗犷、凶猛。
3, 大量的暴力和厮杀镜头,血肉横飞,场面惨烈,不太适合儿童观众。
《鸣粱海战》:一堂韩语课+抗日宣传
如果你从没学过韩语,那么恭喜,观看《鸣粱海战》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个天才,因为居然听得懂部分韩语。
如果你曾迷恋抗日战争片,那么也恭喜,因为你会看到咱们的邻居是怎么抗日的,其实还有比“手撕鬼子”更解气的方式。
如果你曾对国产片《甲午大海战》有些失望,那么还是要恭喜,因为《鸣粱海战》可以帮你把遗憾弥补回来,原来海战可以这么惨烈。
今天,该片正式国内公映,你准备好了吗?
一堂生动的韩语课
作为韩国和朝鲜的邻居,不会说几句韩语好像太low,传出去都不好意思在江湖上混。别扯什么“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思密达”,那个冯小刚早在《集结号》里就玩儿过了,不高级;也别动不动就整两句“阿西吧”,这好像是骂人的话,容易引起民族矛盾。
要学就学两句高级的,《鸣粱海战》里,韩国大叔崔岷植饰演的是他们的民族英雄李舜臣,这位大哥是韩国的抗日名将,在电影中下属都叫他“统制公”,估计大致相当于中国的“都统”或“都督”的意思。有趣的是,“统制公”这三个字的韩语发音,简直就和汉语没什么区别,只不过前者的鼻音更重一点而已。影片中,当千军万马集结在阵前高呼“统制公”的时候,真有那么几分错觉:这帮人怎么说汉语了?
除了“统制公”,“将军”、“出发”等词的韩语发音也都和汉语相近。如果要扒原因,这就得吵架了,中国人会说“这都是跟我们学的”,韩国人会骂一句“阿西吧”,然后赶紧去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总之,看一部电影还能意外学会几句韩语,这个生意可以做。以后去韩国旅游也可以拽一下,告诉人家“我和你们的统制公很熟”,说不定人家会对你刮目相看。
韩国人的主旋律抗日大片
电影中的日本船队

这些年中国人到底拍了多少主旋律的抗日影视剧,数不清了吧?韩国人肯定也拍过不少,但要数这部《鸣粱海战》最有名。今年暑期该片在韩国本土上映后,累计观影人次超过1800万,占了韩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,连总统朴槿惠都公开站出来支持,动静闹得特别大。最终该片创造了韩国影史最高观影纪录,把好莱坞大片《阿凡达》都甩在了身后。
之所以这么猛,是因为《鸣粱海战》讲述的是韩国人的抗日故事,虽然发生在好几百年以前,但照样看得现在的韩国人热血沸腾,一窝蜂跑到影院去支持,不得不说大韩民族确实尿性。什么时候中国人拍个抗日大片,全国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去看,那就神奇了。
中国的抗日影视剧这几年“手撕鬼子”闹出不少笑话,其实韩国人也没理智到哪儿去,影片中的倭寇虽然奇装异服、趾高气扬,但个个智商好像都有点问题;尤其是日军头号人物“海贼王”,看起来牛逼到不行,其实也是个窝囊废,最后三下五除二就被人剁了,脑袋掉地上滚了好几圈儿,然后身子还扑通一声,跪在了韩军统帅李舜臣面前。这个镜头估计韩国人看得特别解气,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;但作为“外国观众”,还是觉得这个太主旋律了,和我们的“手撕鬼子”有得一拼。
海战惨烈钱都花在了制作上
几年前,中国导演冯小宁拍过一部《甲午大海战》,同样是抗日和海战题材,该片上映后曾遭遇诸多恶评,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制作经费有限,导致战争场面多为远景少有近景,让期待颇高的观众很不满意。
《鸣粱海战》投资超过1亿人民币,创下韩国影史最高投资纪录;更关键的是,人家把绝大部分钱都花在了制作上,因此全片的海战场面超过60分钟。中国版本虽然删掉了很长一段,但删掉的主要是文戏而非武戏,因此海战场面得以全部保留,其场面之浩大、战争之惨烈、细节之丰富、制作之精良,真让人想骂一句:“阿西吧。”
除了浩大的海战场面,“老男孩”崔岷植的表演也是看点之一。这个演活了韩国影史上各种变态角色的大咖,在《鸣粱海战》中摇身一变成了民族英雄李舜臣,不过他沧桑的脸颊、犀利的眼神,还有那种岁月练就的强大气场,都让他与这个角色看起来毫无违和感。
如果非要给一句推荐语的话,《鸣粱海战》应该是“看了不会让人失望”;就算你因为个人原因不喜欢,说不定还可以顺便学几句韩语呢。

 


上一篇: 韩版甄嬛传宫中残酷史大尺度
下一篇: 韩剧《匹诺曹》圣诞篇 回顾叔侄甜蜜足迹
相关阅读
试听有礼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