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 济南雅风小语种隶属于济南市迪诺外语培训学校,办学许可证号为教民1370112701110050号
济南最专业的小语种培训学校
当前位置:小语种培训 >小语种就业 >关于外企:日韩企业、欧企、美企

推荐图文
热文排行

关于外企:日韩企业、欧企、美企

发布时间:2015-11-12    来源:雅风小语种    作者:  

于日企的传说,因为日语法语词典的原因,对卡西欧的了解更多一些;之前交往过的一女友供职于诺西(诺基亚西门子),之后去了一家美企,跳槽的原因跟这篇文章的描述挺吻合,觉得欧企过于安逸,怕被淘汰,在美企的收入最高、月薪能过万,上班也不是特别的按点,说在公司里有时会一天不说话,都是邮件联系  ~ 这女孩最早在华为,也是不少法语学友栖身的地方,之所以跳槽是觉得工作太累,“不主动加班会被认为是要辞职” ...

不是所有的外企都是一样的,外企也分多种,基本按照地域和文化的划分可以分为日韩外企,欧企、美企

日韩企业

日韩企业是十分强调等级观念的,这可能和这两个民族的文化有关。

上级在下级面前总是一副严肃或者装深沉的样子,虽然其在外面有可能花天酒地,什么都做。

上层和下层很少有哪怕表面上的互动,比如开玩笑,打球,年会一起表演等,所以工作环境相对的压抑,安静。

甚至在伴有生产性的企业中,中午的食堂都是按照等级来的,先是管理层,然后是办公室人员如IT,行政,HR等等,最后才是蓝领的工人阶级同志,不能 不说到最后像样的饭菜都比较少了,虽然自己是较先吃饭的一部分,但是看到这种情形仍然不是滋味,毕竟我们的父辈也是普普通通的工人。

员工的绩效是完全由上司指定的,甚至没有解释为什么,不知道别人是多少,也很少存在如欧美企业一样哪怕形式主义的反馈,其时只有默默接受,或者走人。

员工的入职薪水在外企来讲相对是很低的,每年的加薪也少可怜,其解释也是振振有词:当你的水平和贡献没有提高,凭什么公司付给你更多的薪水?所以要想薪水有较大的改善,唯一的途径就是升职,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能做更多的贡献。

日韩企业中,级别与级别之间的薪水差距是比较大的,所以一旦能够做上去,拿到的薪水可能不比欧美企业差。这也就造成了一种现象,就是日韩企业中最底层是非常不稳定的,每年大批的毕业生几乎像换水一样,一批一批几乎都走了,留下的基本就是当年就升了职的,而中层是相对稳定的,所以公司的管理也不会出什么问题。

无论在哪里,一旦有了很深的等级观念,伴随而来的是管理者相对比较累,所有的决定权都在上司的手里,所以其会忙的不可开交(所有的猴子都在他的身 上,请参照《哈佛经典:谁背上了“猴子”?》),甚至管理的蛮大的Team的时候,还可能亲自写一些代码,并对每一个细节都心中有数,不像欧美的项目经理一样只管流程就可以了,甚至做的时间长一些,技术都忘了很多了。

这也难怪,当下属每年流水一样几乎全走了的时候,Team lead总要保证项目能够继续下去。这多少让我想起清朝的皇帝,由于对大臣们极度的不信任,最后不得不一个个殚精竭虑,连县一级的官员都亲自任命,而明朝的皇帝很多将政务抛给宰相后,就可以逍遥自在,过自己的无厘头的生活了。

说到外企,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天花板问题,也即多高的职位还会属于本土的中国人。

日韩企业的天花板是相对较低的,不太大的官就已经是日韩人士了,因为对中国人,这两个民族似乎总是不放心的,其民族文化中多少存在一些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的倾向,所以中国人在这些企业中做不到太高的位置。

所以有一种说法是,和欧美企业不同,日韩企业不能算作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,而是分派在不同国家很多分部的日韩公司,这些分支不能够很好的本地化,不能够融入本地文化,不能包容多元文化,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化,而仅仅是接受日韩总部的指令的分支机构而已。

在这里还要提及的是台湾的企业,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但是很奇怪的是,在大陆登记的时候,台企是被登记为外资企业的,而且可能是台湾被日本统治了一段时间的原因,在台企中多少有一些日本企业的影子,如等级化,天花板等,同是炎黄子孙,台湾企业似乎也对大陆的人才不能够完全的信任,看了多少心中有些不舒服。

欧企

欧企是三者之中最人性化的一类企业,尤其是北欧企业,大概和这些地区的高福利,共产主义化有关。

当然天花板肯定是有的,只是相对较高,中国区的总经理一般会是是外国人,好一点的还可能是美籍华人,香港人,甚至可以是中国国籍但在美国留过学的人,然而总监一级就可能是本土的中国人了。这样的组织架构既能够和外国人很好的交流,又能够很好的本地化,适应中国文化,和本地政府交流,何乐而不为呢?

欧企的等级观念也是三者之中最不明显的,管理多个Team的line manager还会在旅游之中和我们最底层的员工打牌,娱乐。公司内部的相互称呼也是叫名字,hi jack,hi peter这样的叫,无论其是多么高的高层,不会称其为王总监,刘经理此类的。

欧企的加班也是比较少的,他们强调work life balance。

工资相对日韩企业比较高,但相对美企来讲要低,但是福利比较好,公司会经常有吃蛋糕,开Party,旅游等活动,如果赶上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好,公司给的旅游的budget是比较多的,经常可以近郊旅游,每年还能有一次出国旅游。

由于较好的福利,公司是非常稳定的,每年跳槽的人很少,有的人甚至放弃美企的高薪,因为那儿比较累,舍不得这里的福利,环境,以及较好的培训机制。

一个欧洲人在培训中讲,美国人是喜欢跳槽的,并不是公司不好,而是他们喜欢挑战,如果五年待在一个地方,别人会问:what is wrong with you?,而在他们国家,人们是不怎么跳槽的,他在这家公司待了20多年,他的父亲就是在这家公司退休的。这多少让我想起了我们原来的国有企业的制度,父辈退休,孩子在这个岗位接着干。难道欧洲已经到了劳动已然成为一种需求的阶段?

想必这种日子说的大家心驰神往,这的确是个养老的好地方,然而对于年轻人打拼来讲,却不一定好。在此类地方,系统已经是很大很稳定的,技术进步是不太快的,可能很长时间才能修改很小一部分代码,而由于人员稳定,向上升职也是比较慢的,这样你的竞争力其实是在一步一步的下降。

当公司经营状况好的情况下,大家一好百好,彼此都很开心,但是一旦遇到金融危机,公司经营状况变差的情况下,福利会急剧下滑,资本家终究是资本家, 哪怕披着绅士外衣,在欧洲,由于有健全的法律,高额的赔偿,强大的工会,公司一般是不怎么敢大幅度裁员的,而中国地区就成了他们开刀的地方。

当大幅度裁员后,获得了比较可观,但其实比裁一个欧洲人少得多的赔偿金后,你会发现找工作比较难了,日韩和国企你已经不适应了,那里天天的打拼如同地狱,美企好一点的则需要比较强的技术,而可能你发现你的技术能力不如刚毕业的时候了,你还记得多少的算法,操作系统,计算机网络呢?

美企 

美企是三者之中薪水最高的企业,然而压力也相对比较大。

在这里你会发现,美国人有时候会很拼的,很认真的,甚至很较真的。美国人总是会规定一个任务完成的时间点,然而却常常是非常紧的。而且由于流程又长又复杂,时常弄得你焦头烂额。

美国人会一遍一遍拉着你和你reveiw文档,很认真的揪出其中任何不合理的地方,甚至拼写错误。

在美企,加班是经常的事情,虽然第二天早上你可以来的比较晚。

所以美企也会有和欧企一样的福利制度,然而真正享用的时间比例要小的多。

美企的天花板和欧企差不多,相对于欧企,美国企业多少还是有些等级在里面的,只不过不是如日韩企业显而易见的在外面,等级之间平时说笑,娱乐的时候是几乎看不出来的。

然而美企心中的等级是存在的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邮件和开会。如果一件事情所发出的第一批邮件就包括你,则说明你属于处理这件事情的主要人员,如 果你被别人转发,则在这件事情中你属于辅助地位,哪怕你和他是同一个level的,因为先知情的他可以做很多的准备,更全面的信息。如果一件事情需要开 会,你在第一次的邀请中,则你也属于处理这件事情的主要人员,如果这件事情分成了多个小部分,然后让你再拉上另外一些人另外开会讨论如何处理这个小部分, 在这件事情上,你就是那些人的核心,哪怕他们和你都是同一个level。

这两点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。美企有时候是强调管理扁平化的,也即事情的参与者大家没有level的差别,在这件事情上可能你是lead,在另外一件事情上他是lead,然而如果你能够很好的处理和上司及同事的关系,较多的出现在第一批发出的邮件或者第一次召开的会议中,则恭喜你,你很快就能够升职了,很快就能够脱离现在的层次,融入到另一个层次的人员的邮件和开会的博弈中去了。

先知情权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可以当做政治斗争的手段,在美企,用level压人到哪里都是说不过去的,然而如果事先没有足够全面的信息用邮件发给你,在开会的时候即便临时叫上你,在没有任何思考,准备和证据的情况下,哪怕你level再高,又如何能够说服别人使用你的方案呢?你总不能说:我是高级工程师,你们都是普通工程师,你们要听我的吧。

都说中国人是讲面子的,其实美国人也是讲面子的,在大庭广众之下,他们总是对你的项目一口一个good,一口一个great, impressive。

然而在项目中,美国人可是不讲面子的,经常challenge你,作为被领导的中国一方,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寻找"证据",确确实实的证据来保证自己不会被challenge。

有很多人质疑,为什么外企总是那么喜欢写文档,一遍又一遍,写到十分的细节,为什么总是喜欢写邮件,哪怕两个人就挨着坐,开会要写meeting minutes,每天要写daily report,每周要写weekly report,测试完要cc all发送测试报告,功能实现完要cc all发送邮件报告,这些都是证据啊。

当问题出现的时候,每个部门不是第一时间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而是首先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,有时候来来回回很长很长的邮件,回复了n多人,才能解决问题。

美国大老说了,销售那面反应,这个功能不好用,则开发部门首先应该回:我们的design document早就发出去了,而且都review过了,当时的会议记录就是决定这样做的啊。性能测试部门说:昨天测下来,性能突然变差了,某个部门昨天提交了代码,应该是他们的问题,那个部门马上回:我们后端在代码提交之前已经做过性能测试了,报告昨天就发出去了,性能没有变差,可能是前段的问题吧。后端发现前段发来的消息不能够解析,前端应该解释:昨天我们商量的通信协议,在邮件中都能够找到啊。

当有成绩了,哪怕一点小的成绩就cc all来增加影响力,当有问题的时候cc all来证明自己的清白,实在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每天在开会,邮件,文档,扯皮中度过,也难怪开发效率相对民企要低的多了,好在大公司有钱,不怕时间长,不怕客户恼。而对于程序员来说,技术提高不了多少,情商却是大幅度提高了,也难怪《杜拉拉升职记》能够如此的畅销。


上一篇: 俄语等九大小语种:哪个语种的就业形势更好!
下一篇: 留德人员审核部APS招聘
相关阅读
试听有礼关注我们